AI 人工智慧會取代設計師嗎?

人工智慧
阿里 AI 在 2016 年就曾經在設計圈掀起波瀾,2022年遊戲設計師傑森.艾倫(Jason M. Allen)在科羅拉多博覽會的年度藝術比賽使用 Midjourney 奪得首獎,加上最近的知名作家使用人工智慧繪圖並宣稱是自己學「電腦繪圖」被炎上的事件,人工智慧已經不單只是事件,而是現象、趨勢以及我們必須承認、並與之共存的事實,那麼創意設計人該用什麼心態面對呢?

AI 人工智慧在創意設計圈造成的波瀾

還記得阿里巴巴開發的阿里 AI 在 2016 時為該年度的雙十一購物節製作了 1.7 億張商品廣告圖,一天可以生成4000萬張圖,在該年度商品點擊率提升100%,並宣稱在 2017 阿里 AI 將製作 4 億張廣告圖。(數據資料來源:INSIDE

當時在台灣廣告 Banner 設計的行情價格已經是越來越低價,2009-2013 年數位媒體廣告全盛時期,banner 設計一幅可以報價 3000-5000 台幣,同一組圖 resize 不同尺寸也基本會落在1000-3000 台幣,即便到 2016,resize 一幅還有600-1200 的行情。

當時除了數位媒體生態轉變及市場供需發生變化等原因外,另一個原因是社群媒體日漸普及、繪圖軟體學習門檻低,許多公司必須配置社群小編或美編,處理公司大小與設計有關的產出,因此在「看似沒有技術門檻」與「不需太多創意」的廣告 Banner 委託設計行情自然就日漸下降。

即便如此,對設計師來說,阿里 AI 產出廣告 banner 在設計圈頂多是個「事件」而非「現象」,加上這個技術不普及,企業投入成本高,許多數位領域的設計師還沒有危機意識,更遑論是在數位產業鍊上相對遙遠的平面設計師、插畫師、創意工作者等等。

另外在 2022 年遊戲設計師傑森.艾倫(Jason M. Allen)在科羅拉多博覽會的年度藝術比賽,以作品《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太空歌劇院)》在數位類別奪得首獎藍絲帶獎,也成為了第一個以人工智慧獲獎的作品(資來來源:數位時代TheNewYorkTimes

艾倫(Jason M. Allen)作品《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太空歌劇院)》-資料來源TheNewYorkTimes

當時造成非常大的爭議,但艾倫提到了很關鍵的話語「並不只是拼湊字詞就可以贏得比賽。」因此我也相信,

沒有創意、出色的美感底蘊是創作不出這這張畫的。

AI 人工智慧能夠取代數位設計師嗎?

AI 跟人類一樣,是透過學習、模仿再進行產出的,他的學習速度比人類快速、資料庫龐大,顯然比人類能「參考」的資料更多,也不用一再地學習不同的工具去進行產出。不一樣的是,他的動作是「Generate(產出)」, 不是「Create(創作)」,而人類除了學習,還有美感經驗、情感的流動、人生歷練,這些都是造就創意的來源,是創作的養分,所以我不認為 AI 人工智慧能完全取代數位設計師,我們可以把它當作「工具」來使用。

與其說取代,我認為反而可以先篩選掉以下幾種人

  1. 沒有設計基礎、沒有美感底蘊,只會「使用」繪圖軟體的人
  2. 不願意持續學習精進的設計師
  3. 不願意接受商業市場反饋的設計師

以開放的心來接納這件事情,並把 AI 人工智慧作為「輔助工具」來進行創作,可能會是設計師可以先轉換的心態。

繪圖、商業設計成果可以單純透過人工智慧來產出成品,但人工智慧也會根據「大數據」學習並演算出「大眾化」的創作,他可能因應環境、國情、全球趨勢、各地文化等發展出不同的演算結果,如果 AI 人工智慧的繪圖服務發生在唐朝,也許產出的美女圖都會是略帶豐腴的形象吧?而另一方面品牌決策者對於各種細節的美感要求都會有自己的主觀想法,更何況人工智慧產出圖像在美感與細節的刻畫上可能還沒有辦法非常精準與細膩。

如果將 AI 人工智慧作為一個「工具」來進行創作或設計的產出,過程中還是由「擁有美感底蘊、商業敏銳度、以及遵循基礎設計原則」的設計師給予細緻的指令進行創作,並且該創作能夠符合市場需求,整個結果可能就不一樣了。

尤其前面引述的遊戲設計師艾倫甚至提到「與其討厭科技或應用它的人,我們不如承認它是一種強大的工具,並長久地運用它,這樣我們才能向前邁進,而不是為此怨懟。」(資來來源:數位時代

因此我認為反而是一個可以篩選掉市場上低價競爭、品質低劣產出的機制,因為一般人單純利用人工智慧服務還可以產出比這些削價競爭的不肖業者品質還要好的作品。

當然,也還得看運用工具的是什麼樣的人

假設我們能夠更加強化自己的美感底蘊,並且在產出過程持續回應市場的趨勢,以及遵循設計原則 ,「擁有強大美感經驗及實力的人是不可能輕易被取代的」,而若能夠運用人工智慧工具作為蒐羅設計風格的參考資料、產出前模擬想法的草稿,或是嘗試給予詞彙指令生成意料之外上乘的作品,也許並非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創造屬於自己獨有的價值

這是一個我們必須與強大的工具並存的時代,保持心態開放,持續學習,並且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我們必須反過來思考,如何讓工具成為助力,如何在這個工具之外補足他無法辦到的事情,善用工具並持續提升自己的能力,創造自己獨有的價值!

資料來源:數位時代、INSIDE、TheNewYorkTimes(連結已於文內提供)/ 圖片來源:unsplash

Share:

Facebook

閱讀目錄

相關文章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