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來臨,設計師如何在市場區隔中脫穎而出?

AI時代來臨,設計師如何在市場區隔中脫穎而出?
生成式人工智慧軟體越來越多,從文字、圖像、簡報、Logo設計到影片…,市面上這麼多的服務,創作者們跟設計師們難道真的會因此被取代嗎?要想調整或挑戰業主是否能夠被教育去「瞭解設計價值」,不如從我們的心態去調整,才能有機會在這個 AI 人工智慧時代下,所產生的市場區隔中脫穎而出。

生成式人工智慧軟體越來越多,從文字、圖像、簡報、Logo設計到影片…,市面上這麼多的服務,創作者們跟設計師們難道真的會因此被取代嗎?要想調整或挑戰業主是否能夠被教育去「瞭解設計價值」,不如從我們的心態去調整,才能有機會在這個 AI 人工智慧時代下,所產生的市場區隔中脫穎而出。

調整心態,擁抱AI時代

與其說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取代了設計師的工作,不如說,這些服務讓更多如小編、美編助理、專案經理…等等工作者,可以做掉設計師們不需要煩惱,也不需要為了部分企業主本來就不認為有「設計價值」、或無法付出「設計成本」來傷神。當然也省去了這些工作者不想為了單純小圖面的頻繁需求產出,而去打擾設計師原先的工作。

AI讓設計師更具優勢

這些生成式人工智慧相關服務越來越多,也代表了市場區隔越明確。

Canva、Gamma 成為簡單好上手的簡報設計軟體;DALL-E、Copilot 人人都可以是一秒生出圖像的繪圖大師;Looka、Zaria 提供了AI 生成 Logo 服務;就連名片設計都可以簡單快速產出。

這些很棒的 AI 工具服務到幾種對象:

  • 需要產出文件或報告但又不需要再考量預算的任何人
  • 可以加速完成圖面、簡報或溝通任務的企劃、專案經理⋯等
  • 有成本預算考量的業主
  • 運用這些工具就能滿足所有設計、創意需求的業主
  • 提取靈感、搜集資料、運用工具打草稿的設計師

看起來似乎扼殺了許多設計師的生計,但事實上,以上幾種對象以及作業內容,反而能夠加速設計師們的基礎工作,並篩選掉一些需要設計圖面的工作。最重要的是,還能幫助設計師提取靈感、搜集資料,透過人工智慧的產出突破原先的思考框架,加入自己的美感素養與設計能力,可以說是如虎添翼!

專業設計師在AI時代的市場定位

即便如此,我依舊不認為「真正專業的專計師或創作者」的價值會被忽略,除非我們不繼續精進、不繼續提升自己的品質,不懂得如何與需求者溝通,因為美感與設計素養並不能輕易被取代,而市場正在逐漸明確區隔中。

我的觀點是,市場會逐漸開始淘汰一種類型的產出者,就是是「不思考、只會用軟體」的設計師,而這種類型的設計師也通常處在競爭激烈、高速產圖、不求質感的低價市場存活 ,如果不要被淘汰,只能精進自己。

有能力的設計師們反而可以運用這些工具在進行相對複雜的產出前,進行提取靈感、搜集資料、前期想法溝通、對焦彼此對畫面的想像。

從市場需求中理解設計價值

多企業主們不認為有些工作需要專業設計師們來產出,或不認為需要花錢來做的事情,除了不認為有其價值外,也來自於他們對產業、市場以及設計價值的不了解。

這跟業主公司營收、資本額沒有關係,只要他們不認為有其價值,也還是會來問「可是名片設計我只有2000元預算,你可以幫我做 2000 元的名片就好嗎?」又或是因為預算考量,拿著免費現成的小圖示跑去註冊商標。

這樣的需求我們也只能請對方去找看看是否有低價設計願意服務,當然現在還有新選擇,建議業主直接找現成的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來產出,又快又好,人工智慧還不會有一堆想法跟意見。

但我們也不用因此評價業主的心態,只是需求與市場不同,當然也就不必替業主擔心品質問題,通常我們也可以從對方公司所有跟視覺相關、可以辨識的文宣品,來先初步了解對方是否屬於自己服務的客戶範圍。

結語:AI與設計師的共生共存

我反而期待原本用低價、快速產出、品質相對不優(例如設計一張圖或一個 Logo 幾百元)多年來持續破壞設計市場行情的「設計師們」可以繼續留在低價市場跟 AI 競爭,可以想像不久之後就會逐漸失去競爭力。

有思考能力、美感與設計素養、願意持續精進學習設計技巧,並把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當作得力助手,與 AI 共生共存,找到屬於自己在市場上的價值,發光發亮!

延伸閱讀:數位設計產業觀察
圖片來源:Freepik付費版

Share:

Facebook

閱讀目錄

相關文章

Scroll to Top